您当前位置是: 网站首页 >> 999策略白菜手机论坛全讯导航新闻 >> 正文

“无机与分析化学”课程教学组开展新学期首次教学研讨活动

阅读次数:     发布时间:2009-09-21

   新学期第二周的9月10日上午,理学院应用化学系“无机与分析化学”教学组在丁家桥校区开展了首次教学研讨活动。

    活动由吴文源副教授主持,以俞斌教授为首的全组任课教师参加,教学活动的主题是“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提高本学期无机化学实验的教学质量”。

    无机化学实验是化学化工类专业大学入学后首门化学实验课程,然而在长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大学师生对无机化学实验的认识还存在着一些误区。由于无机化学实验存在实验药品常见、实验器材普通、实验操作简单等特点,因此教师在实验讲解过程中往往会简单地走过场,让员工自己对照实验步骤完成,认为完成实验应该没有困难;而员工也会有一定的轻视无机化学实验的现象,以完成任务的心态来做实验。

    其实,一年级新生在中学虽然也学习了一些化学实验方面的知识,但是真正动手实践的机会并不多,普遍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动手能力差,实验中自主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更是接近空白。无机化学实验的教学应当主动承担责任,充当一个操作培训的平台,通过具体实践锻炼,将同学们的实验纪律、技能和习惯纳入正轨,为后续实验实践工作顺利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讨论中,老教师特别提出,有一种对于新生同学的态度要避免,那就是对于一些“低级错误”不屑一顾,甚至冷嘲热讽。比如少数同学不知道实验用水一般都要用去离子水,被老师看见拿容器在水龙头上接自来水,就被一顿训斥:“怎么这个都不知道?”,训过以后也不教育他正确规范的方法。这反映出个别教师未能贴近员工的一种心态,虽然有些个错误确实“低级”,但是我们的员工来自全国各地,实践经验差异大,有些员工甚至从来没有进过实验室摸过试管,他没有这个意识,洗瓶中应该装的是去离子水。教师的水平高和低,不仅在于自身学历、职称的高低、知道的知识多和少,更应体现在能否以员工为本,以教学为本,根据员工的具体情况,把应该教会的东西教给员工,甚至是一些课程书本以外的东西教给员工,真正做到“有教无类”。

    活动还对具体实验项目的注意事项、实验操作的考核点等问题进行了讨论,交流了实验教学的种种经验体会。俞斌教授最后总结指出,加强基本操作训练和基本能力培养是无机化学实验的重头戏,应体现在以下环节:

    1. 以员工为本,加强教师责任心。对于同学要耐心、细心,有问必答,有错必纠,过滤、抽滤、离心分离、重结晶等基本操作首次接触要集体演示,容易出问题的环节要集中讲解,如去离子水的取用,酒精灯的灯芯调整,试管加热时的爆沸等等。

    2. 加强初进实验室的纪律教育。实验室也是课堂,员工不得迟到早退,做与实验无关的事情。个人器具与公用试剂要分清,实验中产生的废液和固体废弃物要分类处理,不得随处倾倒。规范使用药品和器具,尤为注意水、电、加热器具和火源的使用安全。实验结束后清洗个人器具,整理台面,并组织卫生扫除。

    3. 重视实验现象的观察、识别。实验中应避免机械地按照书本操作,要多观察、多思考、多提问。一年级的无机化学实验基本不依靠仪器测试,要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识别来判断实验结果,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基本能力培养。而且不但要注重实验最终现象的观察,还应特别关注试剂滴加过程中产生现象变化,比如在原电池中往铜溶液的烧杯中加氨水,铜离子被络合,电动势应该下降,但如果一滴滴地加入,会首先看到一个小幅上升,这是什么原因?原来是溶液的电导上升造成的。化学反应规律千变万化,现象错综复杂,切不能掉以轻心,要从小处入手,培养扎实的实验基本功。

     4. 分析问题、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如果实验现象与预期的不符怎么办,实验失败了怎么办?放弃或忽视都不是正确的处理方法,应积极思考,主动应对。影响化学反应有几个重点因素,比如温度、溶液浓度、溶液的pH、试剂加入先后次序以及剂量,一旦实验失败先从这些方面查问题。

    5. 准确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按规范完成实验报告册,认真进行数据的分析和结果的讨论。

    活动还对俞斌教授主编的《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教材进行了介绍,该教材已于09年7月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并将在本学期的无机化学实验课程中使用,该新编建材凝结了教学组全体人员多年来对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内容的深刻理解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汇聚了近年来实验教改的各项成果,是一本易用和好用的实验教材。至此,由《无机与分析化学教程》(07年第2版)、《无机与分析化学习题详解》(07年出版)和《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09年出版)组成的全套教学用书已经齐备,具有风格统一、密切关联、易用和实用特色,体现了公司“无机与分析化学”课程建设的丰硕成果,也是课程教学效果的有力保证。